标题高频主题词
摘要高频主题词
本刊高频关键词
1、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2、主办单位官网:https://www.dha.ac.cn/(敦煌研究院)
3、出刊日期:季刊,一年出版4期。
2023年6月12日星期一
敦煌研究院获批创办期刊《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
【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
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 2022-04-07
为推进石窟与土遗址等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刊载科技考古、文物数字化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敦煌研究院申请创办学术期刊《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于2021年底获得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复,于2022年第一季度正式创刊。
《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62—1222/K,国际刊号为2097—1370,国内发行代码54—200,海外发行代码QR9548,中文,季刊。主管单位为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单位为敦煌研究院,出版单位为《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编辑部,即将启用投审稿系统。
联系方式:0931-8580318
电子邮箱:skytyzbhyj@163.com 或 skytyz@dha.ac.cn
敬请关注支持!
《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征稿启事
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 2022-05-23
《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是敦煌研究院主办的中文学术期刊(季刊),于2022年创刊。本刊重点围绕国内外石窟寺、土遗址、科技考古等方向的基础研究和实践应用,刊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成果,旨在倡导理论结合实践,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学术交流,竭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惠赐佳作。
一、本刊栏目
《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目前主要设以下栏目:石窟寺保护、壁画保护、土遗址保护、科技考古、文物数字化、保护材料与工艺、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保护与修复案例。
二、注意事项
1.来稿一般在6000字符以上、图片15幅(约稿除外)以内,提供中英文题目、摘要(300字以内)和3—8个关键词。文字一律用现行规范简化字。来稿需提供第一作者、通讯作者的个人简介(出生年月、性别、籍贯、工作单位、职务、学位、研究方向)及通讯作者的通讯地址、邮编、电话、电子邮箱;工作单位准确到系或学院,要求写全称,中英文完全对应;不同单位的作者应标注清晰;外国作者单位应注明国名、单位名称。
2.参考文献均列在文末。中文参考文献需同时提供对应的英文;英文注释请引用原文格式,出处务须核对准确。引用图书,请详注作者、书名、出版地、著者、出版年份、页码;期刊请详注作者、文章标题、刊名、年份、卷号、刊期、页码;必要补充说明的注释可增加页下注。
3.基金项目支持和资助的文章,请注明该项目名称及编号。
4.文章图版须标明名称、出处,须同时提供中英文名称,注明绘图者、摄影者,如引自其他书刊,请注明来源,如因作者标注不明而引起版权纠纷,责任由作者自负;图片要求清晰,请保证图片分辨率达到300DPI以上。文章图表用三线表,同时提供中英文名称。
5.本刊尊重作者的学术观点,但根据编辑出版的需要,本刊编辑在不影响原意基础上会对文字修订删改,若不同意删改者,请在投稿时说明。
6.如来稿有一稿多投或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的现象,一经发现确认,本刊将不再刊用其所投稿件,如已经造成不良后果者,将在本刊进行公示并通知作者单位,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由作者自负。
7.凡向本刊所投稿件,本刊在3个月内将给予采用、修改或退稿通知,3个月未收到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
8.来稿一经受理,即反馈作者。稿件经过编辑部组织初审、同行专家评审、重复率检测等环节,对不符合本刊征稿范围、重复率不达标及未达到学术水平和修改要求的稿件将直接退稿。
9.凡向本刊所投稿件,一经录用,即视为将该论文的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翻译权、汇编权等权利在全世界范围内授权给本刊。本刊已加入中国知网等期刊网。凡被本刊录用的稿件将同时通过互联网进行网络出版或提供信息服务,稿件一经刊用,将一次性支付作者著作权使用报酬(包括印刷版、光盘版和网络版各种使用方式的报酬)。
联系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南滨河东路522号敦煌研究院《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编辑部
邮编:730030
电子邮箱:skytyzbhyj@163.com 或
skytyz@dha.ac.cn
《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