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高频主题词
摘要高频主题词
本刊高频关键词
1、该刊为集刊无CN刊号。
2、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3、投稿系统:https://cxyj.cbpt.cnki.net/
(微信公号信息)
4、出刊时间:半年刊,一年出版两辑。
2023年4月17日星期一
《潮学研究》稿件体例规范
【2022年01期信息】
交稿要求
提交《潮学研究》编辑部的书稿应不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应有较高学术水平,符合学术规范。所交稿件应齐、清、定,并配有 word、pdf 电子文本,若有图片(含作者照片、内文插图),应同时提供清晰度在 300dpi 以上的 jpg 格式电子版。
必备项:稿件题目、内容摘要、关键词三项内容的中英文、作者简介(姓名、单位职务、职称、学历、研究方向、所在城市、邮编)、书稿正文、参考文献。
规范要求
一 标题
不同层级的标题用不同的字体、字号。各级标题的用字,应遵循“由大到小、由重到轻;变化有序,区别有秩”的原则。
二 序号
标题序号可以采用“第 × 篇”“第 × 章”“第 × 节”等明确表示级别次序的形式。如果不采用上述形式,就需要另加符号或改变数字、字母的写法来标明其级别次序。表示标题级别的序号形式,一般从大到小依次为:“一”“(一)”“1.”“(1)”“①”等。可以根据标题的实有级数,跳过某些形式的序号。
三 文字
正式出版物要求使用规范汉字。规范汉字主要是指 2013 年 6 月国务院发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收录的汉字。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用繁体字、异体字。不得随意制造简化字,也不要使用虽发布过但后来又被禁用的某些简化字。异体字只限用在姓名中。不使用 1965 年淘汰的旧字形。
四 标点符号和数字
出版物上标点符号的使用应遵守《标点符号用法》(GB / T15834—2011)的规定。
出版物上数字的使用遵守《出版物上数字用法》(GB / T15835—2011)的规定。一般原则:一是数字用法要得体,二是局部体例要统一。
五 图表
1. 插图应当高质量、清晰。
2. 插图应当具有独立性,不是内容的简单复制,其表述以及数据要与正文中内容一致。
3. 如果图片非原创,要确保获得使用许可,且需要标明出处。
4. 应按照“先见文后见图(表)”的原则编排插图(表格)。
5. 图(表)应有序号,单篇文章按照“图(表)×—×”连续方式排列。
6. 文中避免出现“如上图(表)所说”“下图(表)标明”等字样,应使用“图(表)×—× 表明”或“......[ 见图(表)×—×]”。
7. 表必须要有注释,用以说明表格资料来源以及其他情况。
六 注释和参考文献
引用他人观点或者直接引用原文,必须标出原作者作品信息,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针对文章内容的注释,应统一使用页下注;当页连续编码。
文献征引时的标引体例如下。
中文文献
1. 专著
×××(作者):《×××》(书名)××(卷册),×××(出版社),××(年份),第 × 页。
2. 析出文献
(1)论文集、作品集及其他编辑作品
×××(作者):《×××》(篇名),载 ×××(作者)《×××》(书名),×××(出版社),××(年份),第 × 页。
(2)期刊
×××(作者):《×××》(文章名),《×××》(期刊名)×× 年第 × 期,第× 页。
(3)报纸
×××(作者):《×××》(文章名),《×××》(报纸名)×× 年 × 月 × 日,第 × 版。
3. 转引文献
无法直接引用的文献,转引自他人著作时,须标明。
×××(作者):《×××》(书名或文章名),转引自 ×××(作者)《×××》(书名或文章名)××(卷册),××× 出版社,××(年份),第 × 页。
4.未刊文献
(1)学位论文
×××(作者):《×××》(论文名),××(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作者单位),××(年份),第×页。
(2)会议论文
×××(作者):《×××》(论文名),×××(会议名称),××(会议地点),×年×月(召开时间),第×页。
5.古籍
(1)刻本
×××(作者)编《×××》(书名)××(卷册),×××(版本),第×页。
(2)点校本、整理本
×××(作者)编《×××》(书名)××(卷册)《×××》(卷册名),×××(点校、整理者)点校、整理,×××(出版社),×××(出版时间),第×页。
(3)影印本
×××(作者):《×××》(书名)××(卷册)《×××》(卷册名),×××(出版社),×××(出版时间),第 × 页。
(4)地方志
唐宋时期的地方志多系私人著作,可标注作者;明清以后的地方志一般不标注作者,书名前冠以修纂成书时的年代(年号)。
(5)常用基本典籍、官修大型典籍以及书名中含有作者姓名的文集可不标注作者。
(6)编年体典籍,可注出文字所属之年月甲子(日)。
6.网上数据库
网上出版物包括学术期刊、报纸、新闻等,引用时原则上与引用印刷型文章的格式相通,另需加上网址,发表时间。
(1)新闻
×××(作者):《×××》(文章名),×××(网站名),××年×月×日(发表时间),×××(网址)。
(2)学术期刊
×××(作者):《×××》(文章名),《×××》(期刊名)××年第×期,×××(网址)。
×××(作者):《×××》(文章名),《×××》(报纸名)××年×月×日,×××(网址)。
7.译著
〔国籍〕×××(作者):《×××》(书名),×××(译者)译,×××(出版社),××(年份),第 × 页。
外文文献
征引外文文献,原则上使用该语种通行的印证标注方式。
作者,书名(斜体)(出版地点:出版社,出版时间),引用页码。
(1)论文集、作品集
作者,“文章名”(文章名加引号),编者,文集题名(斜体)(出版地点:出版社,出版时间),页码。
作者,“文章名”(文章名加引号),期刊名(斜体)卷册(出版时间),页码。
潮学研究(第 25 期)270
3. 未刊文献
责任者,论文标题(Ph.D.diss./Master’s thesis,提交论文的学校,提交时间),页码。
作者,论文标题(会议名称,地点,时间),页码。
正文中凡是脚注,均用①②③上标格式的脚注。脚注引用的文献,须写明页码,脚注为宋体小五号,单倍行距文末页下注注明作者简介:作者姓名,单位职务、职称,学历,研究方向。所在城市,邮编。
《潮学研究》投稿须知
【官网信息】
《潮学研究》是由著名汉学家饶宗颐教授创办纯学术刊物,亲任主编,并为刊物题签。自第11辑起,黄挺教授继任主编,至今已连续出版22辑,发表了饶宗颐、杜经国、丁伟志、陈高华、姜伯勤、曾琪、姜伯勤、叶恩典、李新魁、蔡鸿生、詹伯慧、余定邦、科大卫、蔡起贤、陈平原、夏晓虹、黄挺、陈春声、林伦伦等知名学者的文章,在海内外学术界形成了良好的影响。
为进一步提升刊物质量,扩大刊物学术影响力,2020年起,《潮学研究》由国际潮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兼任编委会主任委员陈春声、林伦伦兼任主编,秘书长陈斯鹏、陈海忠兼任副主编,改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每年出版2辑。热忱欢迎海内外学者赐稿,为便于稿件的采用,敬请来稿遵循以下要求:
1. 本刊设置“专论”“区域历史”“华侨华人”“潮汕方言”“文化遗产”“乡邦文献”“札记”“书评”等栏目,由国际潮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担任栏目主持人。
2. 审稿机制。本刊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
3. 优稿优酬。论文一经刊用,寄赠刊物2册。在国际潮团总会的支持下,本刊秉承优稿优酬原则,具体垂询编辑部。
4.提交《潮学研究》编辑部的书稿应不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应有较高学术水平,符合学术规范。所交稿件应齐、清、定,并配有word、pdf电子文本, 若有图片(含作者照片、内文插图),应同时提供清晰度在300dpi以上的jpg格式电子版。
5.基金项目。如果所投稿件是作者承担的科研基金项目,请以“基金项目:”标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项目编号。
6.本刊奉行文责自负的原则,但对所有来稿保持编辑加工和删改的权利,亦可视需要部分选登或摘登来稿。作者若不同意,务请申明。
7.文稿格式。具体要求请参阅《〈潮学研究〉稿件体例规范》。
8.凡向本刊投稿,均视为同意上述约定。
9.联系方式。相关信息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潮学研习社(微信号:iCHAOXUE),欢迎扫码关注。
《潮学研究》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