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标识码:按照《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规定的分类码,对论文内容进行归类,具体如下: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所属类型。本刊论文基本属于 A 类型。
参考文献列出的文献信息尽可能完整,基本规则如下:三位以上作者采用等或 et al 省略;英文作者采用姓前名后表示(正文引述英文文献仅出现作者姓氏,仅首字母大写),所有字母均大写;英文文献的标题首词和专有名词的首字母需要大写,动植物种属名、基因符号或缩写遵循自身的书写规范且斜体表示,除上述以外的单词全部小写;英文期刊名称采用全称,首词和专有名词首字母大写,缩写词遵循自身书写规范,除上述以外单词全部小写。
1.2.6.1 期刊
期刊卷期信息齐全:作者(三位以上替换为等或 et al,下同).标题[J].期刊全称,年份,卷数(刊期):页码或文章编号.
图表切忌与文字表述重复,图和表的内容也不宜重复,本刊采用黑白印刷,建议作者尽量采用表格,少用彩图。图表分别采用顺序编号,随文给出先见文后见图或表,且在文中予以说明:段首或段末表示为“......结果见图或表 1。”,句中可表示为“......显著高于 B 组(P<0.05,见图或表 1),与 A 组差异不显著......”。
图表均应有题名,图表题名、注释等不必附英文对照。图注置于标题之上。图片精度应在 300 像素以上。如有制图原始数据,应以附件上传。数据进行显著性分析,图表均需采用符号标注分析结果(表格需要列出具体 P 值),并加注解释标注符号的含义。表格采用三线表,上下两条表线略粗。单位应统一放在表内相应位置或表的右上角。关于图表的解释性文字置于图表之下,表示为“注:......”。关于统计表的制作,标题应简明扼要,准确地说明表的内容,有时需注明时间、地点;标目分横标目和纵标目,横标目列在表的左侧,纵标目列在表的上端,标目需注明计算单位,如%、kg、cm 等;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数字以小数点对齐,小数位数一致,无数字的用“-”表示,数字用“0”的,则填写“0”。注意:横标目是指研究的事物,纵标目是指描述事物的指标。
1.6 斜体字符的正确使用
动植物属及其以下物种学名(大肠杆菌 Escherichia coli)、酶名称(前三位字母斜体,如 HindIII)、细菌转座子(符号正体,编码斜体,如 IS3、Tn9)、物种基因符号或缩写(如新城疫病毒 HA 基因)、一般函数及其数(y=2x+1)、变量符号(如标准差μ、变异系数 CV)需采用斜体表示。